一是完善设施。建立遥感监测体系,部署农田物联网传感器,动态监测作物长势与灾害。推广智能水肥药一体化系统,集成水肥管理、小气候调控及微生物群构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今年来早春蔬菜基地实现节水30%、节肥25%,智慧果园虫害识别准确率90%,亩均增产1200元。二是推广设备。引进氢能源无人机、远程控制灌溉系统,应用“AI+”模型自动识别、诊断作物生长异常,推动农业保险快速定损,实现掌上管理农田。今年来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40%,生产效率提高25%,农业理赔时效压缩50%。三是搭建平台。建立完善“陌农帮”、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全链条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应用,通过提供农事指导、病虫害预警等方式,推动产业降本增效。今年来全市产业人工成本降低35%,芒果农残检测合格率98.3%,优质果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