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小麦新种质,为专用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育种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碳水化合物聚合
暑气渐浓,柳州市正值早稻苗期生长与春播作物拔节孕穗的关键交汇期,也是开展夏管的黄金窗口期。市农业、气象部门工作人员针对近期天气变化,分析数据、科学指导,全力做好以夏管为核心的田间管护工作,为秋季粮
7月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迎来产业“双丰收”,高基瑶族乡桐叶村的蓝莓园果香四溢,水韵山庄生态旅游区的村民们正抢抓小暑时节采摘成熟的蓝莓。与此同时,高基瑶族乡高基村的竹制品工艺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加班赶
“咔嚓——”清脆的摘果声此起彼伏,果农们穿梭在林间,摘果、装果、运输……7月4日清晨,记者走进柳江区里高镇宝仁村青花梨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 果园里,种植户黄元吉和工人在采摘第一批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坛洛镇东佳村百亩夏黑葡萄迎来成熟季,一串串紫如宝石、甜如蜜糖的葡萄挂满枝头,正式开启今夏“甜蜜经济”篇章。 坛洛镇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气候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种植户们配合避
近日,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村坡的稻田上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盛宴”。多架植保无人机在专业操作手的精确操控下腾空而起,快速将农药均匀喷洒在稻田间,仅用1.5小时,便全面、精准地完成248.33亩
近日,全国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成果观摩会在河北沧州举行,田间展示了正在开展耐盐碱鉴定的60份新品系和30个新品种。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自主选育的耐盐优质高产小麦“航麦802”表现优异,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及施肥技术创新团队发现,绿肥-稻草联合利用通过调节胞外酶化学计量扩充土壤碳库,相关成果发表在《土壤与耕作研究(Soil & Tillage Rese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甜瓜种质资源团队通过多组学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双开关”模型调控西瓜瓤色形成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园艺(Molecular Horticultur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团队开发了一种量子点磁性生物炭复合材料,可以在可见光条件下高效光催化降解制药废水中的四环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炭(Biochar)》上
当前,广东荔枝迎来上市季。5月15日-16日,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棕会率队前往湛江、茂名市,深入了解荔枝产业“产、供、销、运”各环节堵点,协调推动关键问题解决,指导全力抓好今年荔枝销售工作
为发展培育农药与植保行业新质生产力,促进河南农药与植保行业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助推河南省农药与植保产业高质量发展,3月6日,河南省农药与植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郑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地处川东门户,处于长江经济带上游重要节点、川渝合作最前沿,交通便利,森林覆盖率高,非常适合发展油橄榄产业。 油橄榄树是一种绿色生态树木,系经济林木,产量高。鲜果可提取食用橄榄油
12月29日,为期二天的2024福建(漳州)蘑菇节在福建漳州落下帷幕。为推动食用菌产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本届蘑菇节以食用菌品牌宣传,提高漳州市民对食用菌的认识的办会思路,全面推动漳州食用菌产业的转
受访单位供图11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研究的一项成果在《自然·遗传》上在线发表,该成果揭示了油菜基因组结构变异调控基因表达和性状多样性的规律和机制,并研发出一种高通量鉴
日前,在湖北黄冈市,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抗落粒宜机收黑芝麻品种“中黑芝14”进行现场鉴定测产,经机械化一次性收获,亩产达到82.5公斤,比当地其他黑芝麻品种增产10%以上。芝麻新品种田间生长情况
打破10年夏谷区亩产纪录的谷子新品种,诞生于北京北三环边上的一片试验田。 201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研究员刁现民带领团队在北三环高架桥下的试验地配置出第一步的杂交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中谷25”在河南省伊川县高产千亩示范方进行实收测产,平均亩穗数64115穗,实测亩产达到625.92公斤,较2023年我国谷子平均亩产280
8月2日,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试点任务推进会暨技术培训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河南省近百位技术专家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原中心)与河南省农业农村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消息:202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有所增加,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增长2.5%。 这份丰收答卷成色如何?小麦单产提升行动的效能有多大?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