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有机肥种出的瓜果蔬菜,品质好、产量也高。”近日,西安市临潼区三增现代农业园区,大棚西瓜长势喜人,露地芹菜青翠欲滴,正在辛勤作务的园区负责人韦三增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作为临潼区首批种养结合示范点,该园区奶牛存栏400头,种植蔬菜280亩,采用“畜牧养殖+有机肥+果蔬”生态农业循环方式,将每年产生的3200多吨粪污,经过发酵后全部施在种植园。奶牛场干净整洁,几乎看不见粪污,闻不到异味,基本解决了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扶持下,园区奶牛场产生的全部粪污,经过干湿分离送至沉淀池发酵,产生的沼液通过管道输送到种植园,沼气可以做饭、照明,固粪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韦三增说。
西安市临潼区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发酵车间
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农业的作用举足轻重。西安市临潼区是旅游名区,同时也是农牧业大区,承担着“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的重要功能。近年来,临潼区大力推进农业减排增效,依托丰富的耕地资源,深挖畜牧业独特的价值,着力打造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农牧业新模式,7座大型养殖场实现了全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开了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大门,让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色成为了该区畜牧业最靓的底色。
为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综合治理,2019年,西安市临潼区出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政府牵头、全域推进、部门监督、市场主体、各方参与、建管结合、注重长效”的工作机制,将分布在全区23个街办的233家规模养殖场统一纳入治理规划,按照“养殖提升、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原则,大力推动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期分批对全区重点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粪污收集、储存、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采取“种养结合”“粪便垫料回用”“集中处理”“肥水一体化利用”4种利用模式,促进畜禽养殖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公司与周边养殖户签订粪污处理、利用协议,现在年粪污转化达到3万吨,可将10公里范围内的粪污资源就近收集、储存、加工,将上不了台面的畜禽粪污变成了耕地养分。”临潼区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负责人曹跟前说,为了拓宽有机肥市场,将辖区液态粪污变废为宝,公司建成了现代化粪污废液收集处理生产线。此刻,一车车畜禽粪污经过生产车间变成了发酵成熟的液态有机肥料,正一批批地包装入袋、上市销售。临潼区在全市率先建成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此举填补了我省空白。该处理中心承担全区规模养殖场畜禽液态粪污的收集、储存,引进国内先进的液态有机肥加工技术和设备,生产液态生物有机肥,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建管结合、收费服务、循环发展”的模式运行,建立起稳定的肥水一体化处理新模式。
2020年,临潼区畜禽粪污产生总量达76.3万吨,通过储存发酵、有机肥等综合处理利用65.3万吨,利用率达到85.6%。西安市临潼区畜牧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1.14%,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正在形成。
西安市临潼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聚焦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当地农牧业资源优势,继续在畜禽粪污减量循环、变废为宝上下功夫,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这项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坚定不移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成为临潼最靓丽的风景线。
西安市临潼区三增现代农业园区奶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