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舰航)年初以来,哈尔滨市阿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哈尔滨市2021年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方案》精神,将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恢复提升耕地地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来抓,全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截至5月19日,阿城区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面积29.03万亩,超额完成27万亩计划任务。
一、制定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乡村农业发展中心、区农技推广中心、各镇街为成员单位的阿城区保护性耕作推进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并按照《哈尔滨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和《哈尔滨市2021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阿城区2021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强化了组织领导。
二、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落实。一是落实计划任务。严格按要求,将27万亩计划任务落实落靠到到10个镇街、58个村、3141个农户,做到任务明晰,层层推进。二是落实保障机具。全区共装备免耕播种机520台,其中2021年新购置125台,为完成保护性耕作任务提供了机具保障。三是落实检测设备。全区共为免耕播种机安装智能终端检测仪434台,其中2021年安装280台,为全面监测作业面积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落实补贴资金。按照应补尽补的原则,将2020年99.06万元保护性耕作补贴资金全部发放到位,提高了农户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
三、建设示范基地,典型带动引领。以农机和农技推广中心为技术牵动,依托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采取建立各类建设示范基地等方式,积极推广哈尔滨市经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原垄卡种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技术经验,在舍利街道建立面积1000亩的县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1个,在新利街道建立面积200亩的乡级示范基地1个,在其它有保护性耕作任务的镇街,每个镇街各设立了1个示范点,引领带动68个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面积达到13.6万亩。
四、加强政策宣传,开展技术培训。举办由各镇街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和农机工作管理人员参加的保护性耕作培训班,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相关政策以及检测仪安装、机具补贴等培训;在舍利街道经建村召开由各镇街农机主管领导、工作人员、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参加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现场演示会;深入各镇街培训农机驾驶员205人次。同时,通过深入农户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讲解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相关政策,共发放《保护性耕作技术手册》200余册,发放宣传单、告知书500余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五、深入基层推动,做好监管指导。成立4个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督导组,深入各镇街、村屯,督促各街镇全面落实免耕播种任务,解答农民关心的问题;聘请省市农业、农机专家对示范基地和作业大户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导;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农机技术推广站在示范基地设立长期监测点,对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农机技术推广站积极做好作业机具的调配、技术指导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做到了分工明确,配合有序,合力推进全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计划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