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农副产品调研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动态资讯

小蚂蚱变身“黄金虫”黑河市爱辉区瑷珲村庭院经济活力迸发

时间:2025-10-22 05:59:11 作者:佚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在传统农业的叙事中,蚂蚱(蝗虫)始终扮演着“反派”角色——它们是蝗灾的元凶,是庄稼的天敌。然而,在黑河市爱辉区瑷珲村,这个延续千年的脚本被改写。这一切转变的起点,源于村党支部伸出的“引领之手”。通过爱辉区蚂蚱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昔日的“田间大敌”如今成为村民增收的“黄金虫”。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关键在组织。2022年,一次山东考察,让瑷珲村党支部书记何纯良敏锐地捕捉到“棚室养蚂蚱”背后隐藏的广阔市场。但将一种“害虫”变为“产业”,需要的不仅是眼光,更是担当与勇气。

  “看准了就干,风险支部先扛!”在村党支部的集体决策下,他们主动与山东孟氏集团签约,将东亚飞蝗养殖技术引入高寒北疆。党组织的作用在这一刻充分彰显:协调闲置庭院、维修养殖大棚、申报政策补贴、对接技术资源……党支部化身“创业服务队”,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农户扫清了障碍,点燃了特色养殖的“星星之火”。

  蚂蚱虽小,养好却难。规模化养殖对温度、湿度、饲料的要求极为苛刻,初期挫折在所难免。关键时刻,村党支部组织成立爱辉区蚂蚱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持续支持下,合作社逐步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生态养殖技术,养出的蚂蚱个头大、营养高、肉质嫩,迅速成为周边餐馆的热门食材。

  养殖成功只是第一步,如何卖得好、效益高,是对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更深层考验。瑷珲村党支部早已“全程在线”,主动扮演起“市场部”和“推销员”的角色。通过帮助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对接外地经销商、联系本地饭店推广等方式,积极宣传推销蚂蚱产品。在爱辉区多家饭店和小摊,以“油炸蚂蚱”“飞蝗腾达”为代表的蚂蚱菜品备受消费者喜爱。“蚂蚱炸得香脆可口,吃一口就停不下来!”来自外地的游客刘博品尝后连连称赞。

  除了鲜品销售,在党支部的谋划下,合作社还发展了冷冻加工业务,将产品辐射至周边城市,实现了产销两旺。

  如今,瑷珲村的蚂蚱产业已蔚然成势:21个标准化养殖大棚,年产蚂蚱超1000万只,年总产值突破80万元。这串数字的背后,是党组织引领下庭院经济的活力迸发,是农户“抱团”闯市场的生动实践。

  小小的蚂蚱,已从昔日的“害虫”蜕变为村民增收的“黄金虫”。这条“黄金虫”蹦跳出的,不仅是一个特色产业,更是一条以党组织为核心、凝聚民心、通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张艺馨 王看 记者 赵吉会)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80/202510/c00_318817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丰收时节遍地“金”

下一篇:“耕地一张图”塑造黑土地守护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