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农副产品调研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市中心 介绍信查询

当前所在:首页 > 动态资讯

南充市南部县解码东西部产业协作的“南瑞样本”

时间:2025-10-22 02:31:52 作者:佚名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在东西部协作国家战略引领下,2021年四川省南部县与浙江省瑞安市开启“资源端”与“市场端”的深度联动。两地以“品质筑基、品牌赋能、渠道拓维”为核心路径,打破地理与产销壁垒,构建起“需求反向定制供给、供给精准匹配需求”的产业协作新生态。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农特产品交易额6.5亿元,带动4万余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在川浙大地上书写了“山海共济、产业共兴、百姓共富”的生动篇章。

  一、基本情况

  南部县坐拥优质农产品资源,却受限于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影响力弱等发展瓶颈;瑞安市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拥有完善的流通体系和成熟的电商生态。这种天然的互补性,为两地协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双方创新构建“政府统筹+市场运作”双轮驱动机制,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2亿余元,撬动社会资本4.3亿元,不仅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提供坚实支撑,更打通了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的全链条堵点,让“南部产”与“瑞安销”形成无缝衔接。

  二、特色亮点

  (一)标准化生产:让“深山好物”有了“品质标尺”

  两地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突破口,投入200万元实施特色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建成绿色食品原料(柑橘)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在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技术支持下,制定《南部县晚熟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技术标准、培训、指导、监管“四个统一”,带动农户按标生产,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建成晚熟柑橘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000亩;引导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申报“两品一标””认证并给予适当补贴,累计新增认证产品15个;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示范园区建设,持续开展绿色种养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园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让“南部好物”有了过硬的“品质通行证”。

  (二)品牌化运营:让“单品散货”变身“增值爆品”

  针对南部县农产品“有名品、无名牌”的痛点,两地共同打造“1+N”品牌矩阵:以“南部至味”为区域公用品牌核心,孵化“久全牛肉”“元气五福茶”“升钟湖有机鱼”“黑农夫五黑黄金粥”等50余个产品品牌,形成“公用品牌树形象、企业品牌创效益”的发展格局。为提升品牌影响力,

  两地推行“母子品牌”联动策略,统一设计“南部至味Logo+企业品牌Logo”包装,借助温州报业、温视经济频道扩大曝光度,让品牌辨识度提升40%;同时举办“南部味·温州情”南部县特产好物推广周暨南部至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场推介活动10余场,现场订单销售5000余万元。通过品牌化运作,南部县农产品溢价率达42%,成功从“单品售卖”转向“价值增值”。

  (三)全渠道拓销:让“区域特产”走向“全域市场”

  依托“东部平台+西部基地”电商生态,两地共建“瑞安—南部山海共富”直播基地,引入“小英夫妻”“麦田直播”等成熟团队开展“百名主播走田埂”活动,单场直播销售额超30万元,培育“南部肥肠”“元安堂黄精茶”等网红产品,线上销售额1.5亿元。在线下构建“直营店+专柜+展会”三级流通体系,在温州市、瑞安市建成7家南部县农产品直营店、30个商超专柜,在南部县人流集中区打造东西部协作农产品展示展销馆,在晚熟柑橘园区建设浙川直采直供基地10个;同时推行“五进购销”模式,优选200余款产品进入机关食堂、工会福利采购目录。此外,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四川农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10余场,现场斩获订单3000余万元,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全域触达”。两地创新“数字认养”模式,上线柑橘树认养小程序,吸引2000余名长三角消费者参与,带动亩均增收1500元,成功推动农产品销售从“卖产品”向“卖体验”升级。

  三、经验启示

  (一)需求牵引:以“市场反向定制”实现供需共振

  两地始终坚持“瑞安市场需要什么,南部就生产什么”的导向,通过订单农业、直采基地等模式实现“供需精准匹配”。这种“市场端反向定制生产端”的逻辑,既解决了南部县农产品“卖难”问题,又满足了瑞安消费者对“优质绿色产品”的需求,让“供给侧”与“需求侧”同频共振。

  (二)全链协同:以“三方共赢”构建可持续生态

  从生产环节的“标准共建”,到品牌环节的“价值共创”,再到营销环节的“渠道共享”,两地构建起“种养加销”一体化协作体系。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打破壁垒,企业通过市场运作激活动能,农户通过利益联结实现增收,形成“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赢的可持续生态,为协作长效性提供保障。

  (三)数字赋能:以“新业态”打开群众增收新通道

  借力瑞安市成熟的数字营销经验,南部县农产品成功实现“线上破圈”。直播基地、数字认养等新业态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更推动南部县农业从“传统种养”向“智慧农业”跨越,为偏远地区农产品“走进大市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路径。

  南部县与瑞安市的产业协作实践,不仅是“资源互补、市场互通”的成功尝试,更探索出一条“产业为桥、共富为核”的东西部协作新路径。这一实践证明,只要精准锚定优势、打破壁垒、协同发力,就能让“山海相隔”变成“山海相济”,让共富的种子在更多地区生根发芽。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5/10/21/bc6f80bf220046f7b46375211233b82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德阳市旌阳区举办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比武

下一篇:布局工作站 定制技术课 德阳市罗江区帮新农人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