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第三年。2021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全面启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打好种业振兴行动这场翻身仗,必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实现“十九连丰”,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近几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地缘政治冲突冲击全球粮食贸易,加上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生产影响加剧,引发全社会对粮食问题广
10月26-27日,由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全省农业职业技能大赛动物疫病防治员决赛在合肥举办,这是我省连续举办的第八届动物疫病防治员技能大赛。开幕式上,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发布,“十四五”期间,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落实财政资金270亿元,用于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什么是优质粮食工程?如何实现从“好粮”到“好饭”的转变,让百姓吃得饱
日前,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召开全国农机装备补短板暨农业机械稳链强链工作会议,要求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和农业机械稳链强链工作走深走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的装
11月1日至2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徐燕峰副厅长率科教处、耕肥管理站等负责同志,来安徽调研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汤洋副厅长陪同,蚌埠市及相关县政府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
10月30日,“皖美新农人”表扬活动暨安徽省新农人协会成立大会在合肥召开。省长王清宪作出批示,副省长张曙光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清宪在批示中指出,成立安徽省新农人协会,为新农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搭建
图为雷官镇一角。(资料图片) 雷官板鸭。(资料图片) 近年来,来安县雷官镇探寻多元化的板鸭销路,扩大销售量,让板鸭进入到更多居民家的餐桌上。2022年,该村被评为“安徽省特色美食村
10月28日,利辛县孙集镇梁营社区农机手在收割水稻。刘勤利 纪静静 摄 近日,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的数字化种植工厂里,工人将番茄苗“种”在生长架上。程 兆 摄 要锚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
在凤台县州来绿港智慧农业产业园内,当地群众在玻璃温室内管理无土栽培的番茄。特约摄影 陈 彬 摄 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万亩蔬菜基地一景。记者 柏 松 摄 “菜篮子”关乎每个家庭的餐桌。
10月21日,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一台小麦播种机在田野里笔直地播下一排排小麦种子。令记者没想到的是,播种机上没有农机手,全程自动化操作,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观看。 “北斗卫星不仅可以在公路
10月25日,“科技赋能 绿色发展”第七届安徽省植保科技论坛在合肥成功举办。论坛主题是“科技赋能植物保护,助力粮食产能提升”,旨在以科技引领,促进植保领域政产学研推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千亿
东北三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逾五分之一。近年来,东北三省通过良种、良法、良机等相融合,提高作物单产,提升粮食品质。金秋时节,各地正加快秋收进度,确保粮食顺利归仓,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洋
10月29日,全国农机质量调查工作总结研讨会在安徽绩溪召开,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质量监督处负责人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机装备处负责人及近年来承担部级农机质量调查任务的14个省的代表参加会议。
金秋时节稻谷香,又是一年丰收时。江苏连云港、江西新余等地的水稻迎来丰收。种植户们忙着组织机械收割,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眼下,江苏连云港300多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当地种植户们利用晴好天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小麦进口是优化市场结构的必然产物,合理利用国际资源有利于更好保障国内小麦供应安全。推动进口来源地多元化,牢牢掌握进口主动权和稳定性,能避免小麦进口来源地过度集中带来的进口安全风
记者10月20日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了解到,由该院研究员路战远领衔的保护性农业创新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培育与产能提升关键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八成半。各地正在技术服务和资金支持等方面有序推进秋粮收获。 在黑龙江省富锦市永旺村,大型收获机械正在进行联合收割作业。 黑龙江省富锦市宏胜镇农户郭晓
金秋时节,广袤田野处处可见丰收的图景。 黑龙江省庆安县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金灿灿的稻谷源源不断流进装粮车。“大基地配上大装备,收得又快又好。全县130多万亩水稻,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
眼下,秋粮收购正在有序推进。随着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实施,“中国饭碗”装满优质粮。 “我们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对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从原来100多个小麦品种中优选出6个品种进行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