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带动,每一个新品种诞生与试验、每一项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每一件新装备的发明与改进,都是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农牧业科技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2023年耕地保
为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江油市紧盯全年粮食安全生产任务,深挖粮食生产潜力,2023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进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5万亩,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一、高
农业生产关乎着农民的“饭碗”,更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饭碗”。夏日高温强降水天气下,暴雨对农作物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较大损失。科学地应对,及时作业,在保障自身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将农作
柑橘人才分联盟用一批专家传艺、一套书籍自学、一副工具示范“三个一”措施培育“土专家”“田秀才”,补齐产业发展人才短板,为柑橘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一组专家传艺。柑橘人才分联盟组织栽培、植保
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近年来,秭归县通过接续实施两轮“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创建、探索村社“三分离”改革、重构农村产权交
梅子垭村是宜昌市夷陵区东城试验区的一个城郊村,位于宜昌市主城区以北,是宜昌“东拓北联”的重点区域之一。过去,梅子垭村没有任何村级收入积累,如今一跃而上,成为夷陵区集体经济强村,2022年,全村经营
无人机在赵棚镇伍欣甸园蓝莓基地飞防作业。 秸秆打捆一体化回收利用。 “无人机喷洒农药均匀,效率也高。”7月26日,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无人机转动旋翼喷洒农药,安陆市雷公镇六合村涵梦种植专业合作
1.资源盘活型——枝江市董市镇石匠店村 将集体资源作为发展集体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彻底清查集体资源,并与承包者签订承包合同,让每“一分”集体土地都产生经济效应。 【典型案例】枝江市董市镇石匠店村
2023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农牧局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和市委“三个四”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一产重塑行动,坚持以二产带动一产开辟现代农牧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增投资、延链条、
忌地面裸露 果园地面裸露在外,地表的辐射热直接反射于叶片和果园,易造成烧叶烧果,而且地面裸露太阳直射易晒透,也不保水保肥,加重高温对果树的伤害。 合理利用杂草等绿肥种植于果树行间。没有生草的果
木耳是大家“舌尖上的常客”,比如凉拌、热炒、麻辣烫、火锅等各种烹饪方式,它都能hold住。不过,近日“食用久泡木耳中毒”的文章、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引起大家对木耳的广泛关注,因此“菇博士”非常有
松滋市老城镇胡家岗村,地处两县(松滋、枝江)三镇(涴市、八宝、老城)交界,总面积8.5平方公里,总户数720户、农业人口2345人,曾是全市“软弱涣散村”。2021年以来,胡家岗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
为了巩固提升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农村牧区集体资产监管体系,鄂尔多斯市农牧局按照自治区农牧厅下发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农村牧区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从实加强农村牧区集体资产监督管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落实好《鄂尔多斯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产业振兴办法》,不断扩大金融机构的参与度与乡村振兴贷款的覆盖面,着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3年7月
充分发挥绵竹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功能、技术示范功能、政策引领功能,用活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把高标准农田改造成智慧农场,实现“倚技增粮”。一是开展高产试验示范,以种业振兴为重点,
绵竹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致力于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强化国内外合作交流,建立了中国—新西兰猕猴桃联合实验室绵竹猕猴桃产业化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猕猴桃育种与栽培工程实验室,四川省猕猴桃产
国产大豆品种有亩产400—450斤的潜力,但现在的增产潜力平均只实现了约50%。这一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大豆选育、种植技术没得到足够重视,农民的种植收益不高,不愿种植大豆;二是好的土地都首选种粮食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全市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力度,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调整和节能减排
近年来,我市持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0万亩,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推进粮食生产,全力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夏日炎炎,正当各类夜蛾类害虫危害大田农作物之时,它们的天敌——夜蛾黑卵蜂“从天而降”,这些仅针尖大小的生物专门寻找夜蛾类害虫的卵块产卵寄生,最终将夜蛾类害虫消灭在“萌芽”状态。6月29日,在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