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10日,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马铃薯科研团队圆满完成马铃薯种质资源的脱毒苗移栽工作。今年研究所扩繁马铃薯种质资源168份,共扩繁2万株,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种质资源100份,这些材
为贯彻落实全国动物疫病防控及检疫监督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动物检疫监督数据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呼伦贝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带队组成检查指导组,于5月12日
近日,由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牵头组建的内蒙古自治区大豆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获自治区科技厅正式批复建设。该中心旨在解决大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投入低、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和企业技术创新力量分散
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植物检疫等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防范重大病虫害暴发风险,护航农业高质量发展。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据《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通知》精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
5月8日—14日上午,为期6天的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度基层农技人员呼伦贝尔第五期培训班圆满结班,呼伦贝尔市八个旗市区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共计65名基层农技服务人员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
5月6日,自治区农牧厅厅长郭占江在呼伦贝尔市副市长梁劲松、市农牧局局长王存厚、扎兰屯市市长王波陪同下深入市农牧局农牧科学研究所调研指导工作。 郭占江厅长实地考察了研究所大豆种质资源库、大豆育
5月7日-9日,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种业发展处副处长苏敏莉一行到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对呼伦贝尔市看禾选种平台播种工作进行指导,并对各地自治区大豆、玉米试验播种工作进行
近日,由何兰生撰写,聚焦“三农”问题的《农民几何——凉水河畔谈中国“三农”》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既是对“三农”问题几个“何”的提出,是对农民和乡土在历史、现实乃至未来所占分量的探询和思考
和时间赛跑,计划用100条短视频“抢救”100个濒临失传的小众非遗文化;还原生活本真,让淳朴的出海赶海日常在“演绎”中人气爆棚;潜心电商带货,将滞销的山货卖到全国各地,成为“全村的希望”……我
为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促进呼伦贝尔市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5月4日,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暨“禁渔期”
4月16日-22日,由呼伦贝尔市举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第三期畜牧班)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开班。 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赵育国致开班辞、教育培训科科长兰红梅、副科长呼
4月27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公布了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我市莫旗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获批创建。 大豆产业是莫旗的传统产业,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 400 万亩以上,
4月21日,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收到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的感谢信,感谢中心教育培训科科长兰红梅在2022年9月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协助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农牧厅在呼伦贝尔阿荣旗富吉村举办
4月20-22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暨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青岛世界博览城隆重举办。 本届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以贯彻落实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做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以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为载体,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呼伦贝尔市农牧局会同呼伦贝尔市住房和城
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柞蚕科研团队经过两年的探索实验,突破了蛹虫草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培育蛹虫草菌种技术。同时,利用鲜活柞蚕蛹和大米+营养液两种培养基在组培瓶里成功培育出七十多瓶蛹虫草。目前蛹虫草长势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的通知》(农质发〔2023〕3号)要求,经过农业农村部随机抽取,呼伦贝尔市被确定为2023年第一次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
4月17日至4月21日,自治区农牧厅绩效考评组赴我市就2021-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项目落实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玉、农村牧区合作经济指导科科长张永乐、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贯彻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公安局《关于开展拖拉机安全管理大检查的通知》精神,严防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