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早上好!这两天入冬了,昨个夜里睡得怎么样?”天刚蒙蒙亮,大山深处的宝山寺村薄雾渐渐散开,村民姜言红准备出门晒晒新收的大白菜,忙碌之前,她先走进西院于桂娥大娘家里问候早安。这是怀柔广袤山区中
在平谷东高村镇,村村都有叫得响的特色农作物。今年,镇里一口气儿申请了7个博士农场,为“小而美”的农业注入新能量。 走京平高速驾车出城,40分钟就能抵达东高村镇。上周的一个清晨,记者跟市农林科学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区着力提高农业农村人才培养质量,一大批农业领域优秀人才汇聚密云,他们在密云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农业产业兴旺、组织强健有力、农民增
路灯杆上、墙壁上、路旁的花箱中,鲜花绽放、色彩缤纷,一年三季美景不断。 主街上,错落有致的花箱也有精巧的布局:花朵簇拥在中间,常春藤穿过花朵的间隙垂下来,随风飘摆,背后的墙砖、墙面粉刷一新,配上
自家种的小白菜已经成熟,亟待收摘,可徐先生一家人却因居家隔离而无法外出。平谷峪口镇北杨家桥村的网格员赶紧揽下收菜的活儿,解了燃眉之急,挽回了经济损失。 峪口镇北杨家桥村,绿油油的冷棚菜地里,两位
这几天,位于密云大城子镇庄户峪村的一座老梨窖热闹起来,一摞摞白色菌棒整齐摆放在钢架上。 “我们村里正在探索新的产业,在老梨窖里面种蘑菇,现在第一茬蘑菇已经钻出来了。”庄户峪村“第一书记”张秋杰高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
乘势而上创伟业,接续奋斗谱新篇。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认真总结今年“三农”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三农”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于文静)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期签署FAO—CAAS创新平台实施协议,促进农业研究与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和食物系统转型发展。 在近期召开的第六届海外农业研究
一面,是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有限甚至相对不足的医疗资源;一面,是约5亿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和大量即将返乡的人群。在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转向“保健康、防重症”的新形势下,如何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最需要的人群,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加速传播,叠加即将到来的返乡潮,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面临一场疫情防控大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面对大考,先要补齐农村地区在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确保防疫用品和相关药品供应
“真没想到我们申请新农主体贷款,足不出户就能办好,而且还有政策贴息!”近日,福建安溪绿如蓝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老林在驻村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帮助下,顺利申请到泉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贴息贷款。有了200
眼下,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基质栽培蔬菜大棚里的西红柿迎来“丰收季”。种植大户李明锥眉头舒展,“使用基质栽培的西红柿病害少、用药少,安全、优质,田头一斤卖到两块多,今年不仅丰收,而且丰产。”
粮丰菜鲜,果甜茶香。随着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我国居民日常消费的粮棉油糖菜果茶供应充足,可谓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实打实地满足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
在12月23日至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较大篇幅强调要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了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刻思考。
打造一个农业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尊重农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扎扎实实、久久为功。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推介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五常大米、洛川苹果、东港草莓等品牌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总站联合中国农机流通协会、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举办2022年农机化主推技术现场演示活动暨培训班。培训班以“粮油扩种增产减损全程机械化”为主题,旨在为明年粮油机械化扩种增产减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孙威江教授及其团队完成了《乌龙茶-定义与基本要求》国际标准的中文版翻译工作。下一步,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对该标准进行宣传、普及,助力我省茶产业进一步提升标准化
连日来,全国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针对农村经营主体融资缺乏抵押物、贷款担保难等问题,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协助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开展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改革,参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