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于2月13日发布。面对食品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因素,《意见》对抓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亚太区域办事处合作,以线上形式举办了中国—FAO南南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动物疫病防控项目肉牛安全贸易检疫管理能力建设活动。 据了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念好“山海经”,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大食物观
(记者 赖昊拓 通讯员 卢国华 徐陆锋) 近日,记者从南平市农业部门获悉,按照“稳面积、稳产量,提单产、提自给率”工作目标,全市6.6万亩早稻、12.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任务和36万亩春季蔬菜种植
记者日前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昌平区小汤山镇国土空间规划及集中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0年—2035年)》获得批复,这也是昌平区首个获批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提出,将小汤山镇建设成为
“真是满满的科技感!”“真想去体验一下!”怀柔区渤海镇铁矿峪村“云端山舍”民宿主理人、返乡创业青年李宏伟利用冬闲时间,完成了自家民宿的改造,满是科技元素的院落照片在朋友圈里引来一片点赞。 云端山
敞亮温馨的文化小街,诉说着“华北第一村”激荡人心的历史。停车有地、快递入柜、架桥修路、暖气入户,高压线入地、自来水进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无不见证着一个北京城中村更新蝶变的强烈信念与坚定步伐。
春节期间,正值青枣上市的旺季,在诏安县四都镇连片的青枣园里,青色果实压弯枝条,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青枣。 牛奶青枣是诏安四都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是漳州市最大的台湾青枣种植基地,其果
(记者 张辉) 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公布2022年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结果,共15个品种获认定,涵盖蔬菜、杂粮、食(药)用菌、药用植物等作物。这是《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办法》施行以来,我省首次
翻耕破土、铺膜保墒……春回大地,从江南到华北,从梯田到黑土地,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做好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就做好春耕备耕工
一年之计在于春,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生产,对于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春耕春播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视频会议上了解到,今年春季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春耕春播,但部分地区农
记者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了解到:供销总社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全系统坚决扛起农资保供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2023年春耕农业生产用肥用药稳定供应,为夏粮丰收奠定良好
近期,全国疫情日趋平稳,总体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随着各地相继开学,农村春耕陆续开始,未来是否还会出现短时间集中大规模流行的疫情?各地中小学将采取哪些防控措施?偏远农村如何进一步提升防疫能力?围绕公众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nchzjj/202302/t20230206_450
2月5日,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召开第三次全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五级书记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住关口不松劲,抓紧补齐短板弱项,持续推动
近日,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组委会(下称组委会)官宣:大会将于2023年3月3-5日在广东佛山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同期举办第十二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 大会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佛山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种植面积预计达3.3亿亩以上,长势好于上年,冬油菜苗情与常年相当,夏季粮油生产基础较好。
中原粮仓,春管正忙。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王庄镇后王庄村的麦田里,农技员陈一品手把手给乡亲们讲技术:“农时不等人,肥水跟得上,防好病虫害,准保又是好收成。” 南国春早,土膏正润。海南省海口市红旗镇墨桥
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建设农业强国,生态低碳是方向。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作出重要部署。这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2023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