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全市“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部署要求,永春县湖洋镇紧扣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道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湖洋落实落地。 一、精研特色农业 打好融合发展基础。一是
泉州市处于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候鸟在此过冬的品种和数量多,加上今年春季低温多雨,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高发季节,对我市养禽业和人体健康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开春之际,我市及时组织部署,在
2022年来,台商区百崎乡围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整乡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从抓队伍、聚合力、促发展三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五好”乡镇示范创建、促进乡村振
近年来,永春县东关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振兴”要求,精心培育乡贤人才队伍,建立完善乡贤激发机制、实施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激活乡贤资源、凝聚乡贤智慧、汇集乡贤力量,充分发挥乡贤在实施乡村振兴
站在湿地公园步行道上,眼前清风拂面,流水湍急,远处甘蔗禾苗茵茵,青山翠绿……这是永春县石鼓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振兴成效的一个缩影。近日,泉州市委乡村振兴办印发《泉州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一是强化品牌创建增加附加值。持续强化我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数量812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3个、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15个。今年,联合市海洋渔业局
一是新建规模养殖场陆续建成投产,今年重点建设的8个存栏5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已经建成5个,另外3个可以在10月底全部建成投产。二是上半年生猪价格偏低,出栏价格低于养殖成本,现有养殖场户普遍淘
今年以来,南安市石井镇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前瞻布局,紧密衔接全镇总体规划、片区单元控规,落实五个一、实现五个零,通过优产业、兴文化、补短板、美环境、强治理,打造魅力五好石井,在乡村振兴上“走在
一、“春季下乡周”调研实践活动 为实现农业生产“开门红”,2月11日,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畜牧兽医师陈德利带队前往南安市开展“春季下乡周”调研实践活动。 调研组一行于南安市农业农村
为认真抓好“节前”及“两会”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农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市农机化发展中心,根据当前农业(农机)生产特点,积极组织农机安全执法专项检查,主动配合公安
连日来,德化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全县1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个重点项目,在做足疫情防控准备的情况下稳步恢复生产。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专班。成立农业产业服务小组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农业
一是专项奖补。对于流转期限5年以上,经营面积30亩以上并用于种粮的,给予每亩250-400元不等奖励;对流转撂荒地并复耕种植粮食作物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每亩500-700元不等奖励,吸引大户投身撂
3月10日,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银农直联”培训暨全市观摩会顺利召开。泉州农商银行行长杨清波、市农业农村局主任科员杨素丽、福建农信泉州办事处副主任科员吴清清、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局长林亚平、各镇
一是立足清。立足清垃圾、清沟渠、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等“三清”基础上,拓展优化行动内容,突出清理死角盲区,分阶段分季节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战役,全年不少于4次。二是提升质。将《泉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泉港区界山镇依托地缘优势,用“红色引擎”驱动基层治理活力,率先以“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创建为抓手,推行“幼共育、老共养、医共助、食共享、民共乐、事共办”等6共新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基
南安市眉山乡聚焦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五大方面,积极探索开拓山区乡镇振兴之路。先后荣获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征兵先进单位、2019年度省级‘侨胞之家、2020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及“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进一步强化纪律观念和廉洁意识,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局领导、市管干部、中层负责人以及各支部纪检委员到泉州台商投资区廉政文化教育馆,现场接受
一是加强监管。将95家生产主体纳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共开展线上巡查185次1741家次,共抽取食用农产品样品14批次,合格率100%。二是加强检测。开展果蔬农残快检144批次, “
今年来,五里街镇确定“一核两翼、三区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发展思路,即: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落实“产业发展、文化繁荣”两翼驱动,致力实现“古街文旅区、生态农业区、品质新城区”三
2月18日上午,泉州市政府副市长苏耿聪带队莅临市农科所紫帽基地调研种业创新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蔡龙群,晋江市副市长王也夫陪同调研。 苏耿聪一行实地参观市农科所紫帽基地的试验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