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1日,2022年中美农业高层研讨会在美国艾奥瓦州召开。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在会上表示,面对当前全球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中美作为农业大国和农产品贸易大国,携手应对挑战,
近期本土疫情多点频发,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十分重要。如何疏通堵点,保障“米袋子”“菜篮子”供应?记者14日对近期相关部门出台的举措进行了梳理。 相关部门的信息显示,全国重要民生商品供给充裕,粮食库
油脂是人类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保障老百姓“油瓶子”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健康。 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的关键在油菜。油菜主要利用冬闲田生产,不与粮食作物争地,可以促进粮油兼丰。我国油菜常年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已实现“十八连丰”。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
为全面排查畜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规范企业用药行为,指导企业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兽药,提高养殖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升灵川县畜牧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灵川县保驾护航,
4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广西将创建7个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示范市,在桂林市实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提升行动,力争全区范围内试行主体开具使用合格证的覆盖率达到80%,进一步创新
“今年春耕种子有没有涨价,现在买农资的农户多不多,你们是从什么渠道进货的?”近日,在博白县六八农资经营部,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联合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认真查阅该店农资购销台账,不时询问该店负责人各
三月中旬以来,为保障春耕农产品质量安全,杜绝因违规销售农资引发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南丹县开展春季农资专项检查,执法人员到各乡镇集市和农资经营门店,查看种子、化肥、农药等春耕生产物资储备情况,查处假
农时不等人。随着天气回暖,春管春播正由南向北大面积展开,北方小麦主产区正值起身拔节等关键时期,不少地方农民适时下田进行锄草、施肥和灌溉。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对保供给、稳预期、增信心
粮安天下稳。自古以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同时要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
为进一步规范肥料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助力春耕生产,开春以来,自治区土肥站联合钦州、北海、贵港、玉林、河池等市、县(市、区)土肥站对21家申请肥料登记的企业进行检查。 截止3月中旬,
近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为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从维护农民权益出发,强化减负措施,部署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减负监管工作。 严格执行制度,推动政策落实。要深刻分析新形势下落实惠农政策、维护农民权益
今年春节过后,北海市各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便深入各县区乡镇,全面开展农资打假行动。行动中,执法人员对农资开展抽样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侵犯品种权和无证生产经营种子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农产品
与假冒伪劣食品相比,假冒伪劣农资问题更为复杂,治理难度也更大。尽管连续多年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农资市场得到持续净化,但滋生假冒伪劣农资的“土壤”还未能彻底铲除。在推进农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必须进一步
保障粮食安全,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算长远账。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各地都要提高政治站位,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共同扛起粮食安全的重任,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粮食调入地区需要顾
中央强调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和树立大食物观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大豆问题,破产业困局,开发展新局。大豆的供给保障能力强不强,影响我国农业的成色和经济的韧性,大豆关系粮食安全也关系食物结构。大豆发展开新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实现“颗粒归仓”,相当于建设“无形良田”。本期邀请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重点讲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食品安全是保证“吃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体现出中央对保护耕地安全的重视与决心。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和资源保障是耕地,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确保耕地安全。拥有数量充足、质量健康的耕地储备,是
2021年8月25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国家林草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表明中央对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对进入生态